丁铭玥:在团队里学会责任与担当
记者 计武俊 实习生 蒋慧芬
她是旁人眼中的文静女孩,她是好友心中“逗比”的“汉子”,她可以静如止水,也可以动如脱兔。她,就是刚满18周岁,今年考上北京邮电大学的丁铭玥。
丁铭玥与柳州晚报结缘要追溯到6年前。那时候,她因为受到同学的鼓舞加入小记者这个团队,“那时候就是抱着一种锻炼自己的心态去报名的,爸妈说只要不影响学习,就可以去试试看。”丁铭玥就是这样,带着诚恳与热情融入了小记者。
在这个团队中,她付出了汗水,付出了艰辛,也收获了果实,收获了友谊。“6年的小记者经历,让我胆子变大了,视野变广了,自己多了一个小记者的身份,很多时候都会站在另一个高度和角度思考问题。”是的,丁铭玥是一名小记者,有荣誉,更有责任。而她,一直都在坚持付出这份热爱。
在一次F1摩托艇大赛中,丁铭玥来到现场采写新闻,她看到许多外国队员和记者,心里有些激动,又有点紧张。“英语虽是我的强项,但也是为了完成采写任务,经过内心的挣扎后才决定跟外国人聊天的,在此过程中还锻炼了口语。”
有责任就要敢担当。她的好友谭琳致在回忆一次柳州晚报举办的党建知识竞赛时,几个队员只背下自己负责的部分,而作为队长的丁铭玥把全部知识点都背下来了。丁铭玥说:“作为队长,就应有责任感,柳州晚报小记者团队让我学会了担当。”
如此优秀的小记者也有遗憾的时候,丁铭玥本有机会能代表小记者采访我市“两会”报道,然而她的妈妈因为怕影响她的学习没有告知她,她知道后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对她来说,她需要的是找到小记者的认同感。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丁铭玥喜欢高晓松的这句话。她也是个喜欢运动、喜欢看书的女孩。《为什么读经典》《追风筝的人》《雨季不再来》对她的触动都很大,她热爱文学,文学带给她力量。
丁铭玥毕业于柳州高中,一直以来,她都是同学眼中的“学霸”。高中学习理科的她一开始不适应,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松散。但从高三起,她就学会了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也进一步提升。“高考那段时间,我与父母达成一致意见,让他们给我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得知自己高考考了630多分后,她结合自己的兴趣、喜欢的学校、专业,选择了著名的北京邮电大学。“希望自己能成为通讯行业的佼佼者。”这个只有18岁的女孩,志向远大,内心深藏的是她憧憬的未来。
吴卓钊:从晚报小记者到未来媒体人
见习记者 周仟仟
大学开学季即将到来,“准大学生们”结束假期,将去各自的大学报到,柳州晚报小记者吴卓钊就是其中一位。今年以615分被中山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录取的吴卓钊不仅是一名学霸,是晚报小记者,更是一名未来的媒体人。
小记者经历获益匪浅
吴卓钊2007年加入柳州晚报小记者团,至今已有8年资深经历,是个“老记”了。“我当初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的。”吴卓钊说,没想到这一试就真正体会到了小记者的魅力。8年里,他积极参与小记者团的各项活动,具体发表了多少文章,自己也记不清了。2008年采访从汶川大地震现场回来的志愿者,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不仅志愿者的精神让他佩服,和真正的记者一起采访,让他更加兴奋。吴卓钊说,小记者的经历让他收获良多,“写的新闻多了,再写起作文来,根本难不倒我。”小记者的经历,让他养成了关注社会动态的习惯,对于学习帮助不少。
自己喜欢写作,再加上晚报小记者的经历,让吴卓钊从高一时就立志成为一名媒体人。他渴望接受专业的教育,因此高考分数出来后,他义无反顾地填报了中山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吴卓钊对自己的未来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划,“毕业后会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一定在媒体行业,完成自己的新闻理想。”吴卓钊坚定地说。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吴卓钊不仅在小记者团表现优秀,在学习上更是刻苦钻研。“上课专注听讲特别重要,要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自己一定要多想、多问。”看似简单的总结,实则暗含了许多努力和坚持。“我有这样的习惯,老师每讲一个知识点,必须要理解透彻才罢休。”作为一名文科生,数学一直是他的一块短板,可是由于他的努力,高考时数学考了130多分。“学习没什么秘诀,就是多练多做多问。”吴卓钊说,老师发下来的试卷,每套他都写完了。
同时,吴卓钊也向记者坦言,自己是一个爱玩的人,“作业从不带回家,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他不像同龄人,喜欢打游戏,他的爱好很简单,就是睡觉。如果没有朋友找,可以几天不出门。“我的放松方式很简单,睡一觉起来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他认为,这种张弛有度的生活,既不会让学习太枯燥,同时也放松了心情,对学习反而有提升的作用。
潘喆昕:用爱践行小记者之路
记者 范桢 实习生 蒋慧芬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潘喆昕做了6年的小记者,这句话她最有体会。她常常参加小记者的活动,在采访过程中,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主动伸出援手。潘喆昕用爱心践行着小记者之路,她曾多次获得柳州晚报“优秀通讯员”“十佳小记者”称号。
2009年,潘喆昕9岁,还是小学生的她便成为了一名柳州晚报小记者,加入小记者的行列,只因她喜欢写作。“胆子大了,敢跟陌生人打交道。”初期参加小记者活动,潘喆昕的妈妈会亲自送她去,还经常在她写稿的时候帮助她找灵感。在爸妈的支持下,潘喆昕坚持走在小记者的道路上。
潘喆昕学习成绩优异,今年她以3A+1A2B+的成绩考上了柳州铁一中。因为在校表现良好,她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并被评为“感动八中十佳优秀学生”。
说起当小记者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2009年。那一年,《柳州晚报》刊登了一名女婴“秋爱”需要帮助的消息,小秋爱身上多处被老鼠咬伤,导致颅骨外露,需要及时进行植皮手术。看到这个消息,潘喆昕想都没想,跟妈妈说她要向“小记者爱心基金”捐款。在家人的支持下,她不仅捐了钱,还和其他几个爱心小记者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从“小记者爱心基金”提取的625元钱去看望小秋爱。谈起当时的情景,潘喆昕记忆犹新,“能代表爱心小记者去捐款,我很高兴。小秋爱很可怜,我想要去帮助她。”
类似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潘喆昕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身边的好友都夸她是个富有爱心的孩子。 “成绩不好不要紧,尽力就行,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这句话是妈妈告诉她的,她一直记在心里,并用行动证明。
除了写作,潘喆昕闲暇的时候还会打打球,锻炼身体。当然,在某个空闲的午后,她还是最爱看书。潘喆昕最喜欢的一本书叫《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因为她相信爱。“我相信爱不只出现在书本中、小说里,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爱的故事。”她说。
每一个善良的人心中都充满爱,并愿意去相信世界是一个博爱的世界,潘喆昕似乎已经把爱当成了她人生的信条,她用爱心去拥抱世界。
张瀚文:饱读诗书气自华
见习记者 叶露婷
初见张瀚文,高高的个儿,裂开嘴笑的时候,露出八颗牙齿,笑容明媚如阳光。这个阳光般的小伙子,在今年中考中,以3个A+、3个A的优异成绩被柳州高中录取。他,与晚报有着不解之缘。
2010年,张瀚文10岁,读小学四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晚报刊登的小记者招生公告,当即他就决定:我要做晚报小记者!通过笔试、面试、毛遂自荐等层层选拔,瀚文如愿以偿。从那时起到初中毕业,瀚文每年都参加晚报举行的小记者活动。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他的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5年里,他在晚报发稿累积约100余篇。
“第一次发稿得到了老师在全班表扬,当时心里有点骄傲,可以用一部名著——《飘》来形容。”虽然经常参加小记者活动,但他的学习一点没落下。在同学眼里,他是“背神”,是“考霸”。在一次语文考试中,他拿到了117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全满分,只作文被扣3分;政治满分60分,瀚文曾拿过满分,同学们都惊叹于他超强的记忆力,从此被贴上了“背神”“考霸”的标签。“学习上,我从来都不死记硬背,主要是记字或者词,然后以此联想整个句子。”
老师眼里的他“天赋异禀”,他的作文曾多次被老师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这个暑假,翰文参加了一个辅导班,该辅导班老师欲在他高中毕业后“聘”他为该辅导班的语文老师。
“我爷爷有个书柜,读完他的书,我会自己买一些书。”对于张瀚文而言,书籍是必不可缺的精神食粮,各书店里会有他驻足的身影。初中还未毕业,他已经读完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对于四大名著里的细节,瀚文是信手拈来。“《红楼梦》可以说是一本比较生涩的书,阅读时我会结合俞平伯的红学研究来研读。”正是有这样的文学积累,和在晚报做小记者的实践经历,让瀚文在写作上如虎添翼。如今,才15岁的他已是广东国学研究院《国学少年》栏目的专栏作家,发表文章数篇。
坚持写日记是他的习惯。他爷爷年轻时也喜欢练笔,但之后就中断了,瀚文知道后,就告诉爷爷写作得坚持,用自己的行为带动爷爷。
“小记者活动让我有眼光更加开阔,思维方式也有所改变。”张瀚文说,在活动中他看到别人的生活,城市的发展,视野变得宽广,思考也变得全面。“就像天津爆炸事件,我关注的不仅仅是伤亡人数,而是开始思考发生的原因及责任担当问题。”
董佳祺:不努力就平凡,我不愿平凡
见习记者 叶露婷
“姐姐,你好,我叫董佳祺!”与董佳祺第一次见面,她很大胆礼貌地介绍自己。接下来的聊天中,她口若悬河,一直说个不停。在今年中考中,她以2个A+、4个A的优异成绩被柳铁一中录取。优异的成绩背后,佳祺还有着一颗“记者心”,学习之余,连续几年参加晚报小记者活动,让她收获颇多。
“小记者”变“老记者”
谈及缘何参加小记者活动,董佳祺说,缘于她外公给她读了一篇小记者的故事,从而激发了她的兴趣,从此,踏上了小记者的神奇之旅。
“第一次真正做记者,是在敬老院里,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才10岁的董佳祺,跟随着许多有经验的小记者哥哥姐姐们到了敬老院,董佳祺独自一人采访一名老奶奶。由于当时的她胆小生涩,董佳祺憋了很久,才吐出一句话:“奶奶你快乐吗?”可是,老奶奶并没有听清她的问话,便向她探了探头:“嗯?”就一个“嗯”字,让佳祺觉得十分害怕,她一转身便向妈妈跑去,扎进了妈妈的怀抱。“如果胆小的话,那就看别人采访哦。”妈妈安慰佳祺。不服输的佳祺内心备受煎熬:这不行啊,我不能只做旁观者!于是,佳祺重又鼓起勇气走向老奶奶,大胆地问出了问题。
打破第一次的生涩,佳祺参加的活动越来越多,胆子越变越大,从跟随采访到独自采访,从胆小生涩到游刃有余,在这几年的锻炼里,她在晚报累积发表稿件60余篇,从一名“小记者”变成了“老记者”。
不努力就平凡,我不愿平凡
董佳祺平时爱好看报、读文学名著。受妈妈影响,董佳祺养成了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在晚报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后,佳祺尝试着不同类型的写作,有新闻创作、生活随笔、写景散文等题材。除了晚报,佳祺还将稿件投往了小荷网,也得到了采用。
多年的小记者生涯,让佳祺内心触动最大的一次活动是一场经验交流会。“当时有几个哥哥姐姐考上了柳高、铁一,我好羡慕和崇拜。”会上,佳祺认识了很多在晚报小记者平台得到锻炼的优秀的哥哥姐姐们,佳祺默默地将他们立为学习的榜样,不断地向他们靠近。
“在这个平台上,我真的得到了很多锻炼。”佳祺说,首先是观察事物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语文成绩也往上走了,还得到了老师表扬;其次朋友圈扩大,认识很多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期待有一天,变得如他们一样强大,因为,不努力就会平凡,而平凡的人那么多,我不愿平凡。”
谭琳致:“北大认证”的简单姑娘
记者 计武俊 实习生 蒋慧芬
谭琳致,扎着马尾,戴着眼镜,朴实的形象让人感到十分平凡,然而这个看似平凡的姑娘却蕴含着强大的奋发力量。她,今年以640多分的高考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这个有些大大咧咧的个性女孩,已经是北京大学的标准“认证生”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付出炼成的,谭琳致也一样。毕业于柳州高中的谭琳致成绩一直很优秀,在老师和家长的眼力都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孩子。“在高考复习期间,没有所谓的捷径可走,我每天都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小谭说,每天克服不同类型的难题,就像征服一座座大山一样,总有一天会“一览众山小”。
除了“题海战术”,还需要劳逸结合。酷爱动漫的她放松的时候就会专心看动漫,回归到动漫世界中寻找快乐。“做每件事情都应该百分百投入,学习要认真专注,看动漫同样要尽情尽兴。”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热爱动漫的女孩,凭借她的执著与专注考上了北京大学这个让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她的执著与专注,给了她憧憬美好未来的动力。
光成绩好不能说明一切,全面发展才是未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谭琳致从初一开始就加入了柳州晚报小记者团,到目前为止已经长达6年。6年之久,她倾注自己的热情,积极地采写稿件;6年之久,她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她的小记者身份。“优秀小记者”“十佳小记者”等称号也是柳州晚报小记者团对她的认可。
小记者的活动丰富多彩,而能够参加我市“两会”报道的小记者,则是“优秀”的标志,这也是谭琳致用自身努力换来的最大殊荣。“小记者的各种社会活动让我增长见识,了解书本以外的世界,而且自己写文章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挺自豪的。”谭琳致依旧自豪地说。作为“两会”报道小记者,她曾负责采访教育局局长。谈起那时候的情形,她可以说是紧张的,无论是提出的问题,还是写作的手法都略显稚嫩。“没能写好第一篇稿子,但在老师指导下第二篇稿子就像样了很多,自己有了经验就不会那么紧张了,这就是成长,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无法体会的。”
对于未来的规划,小姑娘早已心中有数:“在北大的学习肯定需要付出更多,而我已经准备好踏上新的旅程,朝着下一个梦想出发。”因为对化学和生物很感兴趣,谭琳致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医药学专业,“争取考上硕士,然后争取保博,学成之后进入一家跨国制药企业。”一个看似平凡、简单的“90后”,正一心一意,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邱圣钧: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人
见习记者 叶露婷
活到老学到老,是邱圣钧的座右铭。他毕业于柳州市一中,在今年的高考中,以560分的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录取。学理科的他,却有一段难忘的小记者经历。2007年到2011年,邱圣钧每年都参加晚报举行的小记者活动,4年的小记者生涯,带给了他不一样的生活感受。
邱圣钧将小记者活动当成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然而,活动的开始却让他有些放不开。
“当时参加植树活动,我负责种一棵树。”第一次小记者活动,至今他仍记忆犹新。当时他只有10岁,由于年龄尚小,种树时又有很多家长、老师围观,那次植树活动让他十分紧张。 “我觉得他们的眼神都有杀伤力。”接下来的一次单独采访活动,邱圣钧证明了自己。第二次活动,他的任务是单独采访一位柳州博物馆的建设者,他克服了既紧张又兴奋的心理,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还得到了表扬。
之后他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活动中,从集体采访到单独采访,从胆小生涩到游刃有余,邱圣钧突破了心理防线,不断地进步着,在晚报发稿20余篇。
进入高中之后,由于学业繁重,邱圣钧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小记者活动。但他将在小记者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语文学习上。“在我们真正外出采访之前,报社老师会给我们做一个培训。培训中,我就学到了该如何采访,如何写稿。这个‘学到’,近一点就是帮助我开展活动,远一点就是对写作有一种指导作用,比如我会开始琢磨写作的选题立意、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这个与我的语文学习息息相关。”
在学业上,他一直处于班级上游,可他仍在不断力,往更高的方向发展。“除了校内排名,我还会与其他学校学生进行横向比较,激励自我。”
无论是校园内的课堂,还是课外参加的小记者活动,对于邱圣钧而言都是学习的过程。“课内学到的是知识,课外学到的是能力,二者互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邱圣钧说,学习的过程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向前方优秀的人看齐,一步步脚踏实地,才能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重要提示】
小记者尚未领取的4月12号以前的稿费已捐入小记者爱心基金,因放暑假,7月25日开始停发稿费通知单,9月开学后恢复发放。
为了方便小记者或家长领取稿费通知单,小记者培训中心决定,今年3月1日以后见报的文章,可以这样领取稿费通知单(柳江县、柳城县除外):
每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在柳州日报社大门旁城中发行部,有老师发放稿费单(上班时间),小记者或家长(老师)可到此凭小记者证(身份证)领取。
【秀秀我们】
栏目策划 柳州晚报
责任编辑 王海燕
执行总监 陈中林 黄子君
技术支持 黄振华
信息来源《柳州晚报》等
【小编推荐】
童眼看世界,小手写芳华。柳州晚报的响亮招牌、柳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著名品牌——“小记者”,如今,伴随着柳州晚报小记者公众微信的面世,已华丽丽转身。继柳州晚报小记者版后,“小记者”们又多了一个展示风采的平台。
“小记者”是柳州晚报、团市委、市青少年宫联合打造的公益事业。为本市热爱写作、热爱新闻的中小学生提供一展身手的舞台。
更多资讯,请关注柳州晚报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