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老倾情讲述 甄学宝摄
拍摄经典照片需要合适的环境、气氛和机会
主持人:这就是那幅著名的《毛泽东在庐山》吗?那时候您真年轻。
吕厚民:是!这是在中南海颐年堂。这是在武汉。上午十点左右,我问值班人员,主席现在干什么?是不是批文件?他说在看报纸,我说看报纸没问题,咱们俩到办公室去。一走到门口,主席听到外面有点动静,一抬头,马上我就说主席好。说完主席好我就拿着相机进去,给他拍看报纸的照片。拍完以后,我说和主席一块照个相,我就站在主席身后。因为和值班的人,我们都谋划好了,就是给我和主席照完了,我再给他照。离开主席后又有一次机会,新华社派我去拍中南海国家领导人接见各种专业会议的代表。主席又看到我,他主动跟我握手,还问我最近到什么地方去了,情况怎么样。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大学的教材里还有您的作品,是作为示范的。您如何把这个片子拍得这么好呢?
吕厚民:因为过去的机器不是现在这样全自动的。那时候的机器,功能很简单,熟悉它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我没有出过任何技术事故。
主持人:您的技术很过硬。
吕厚民:不是很过硬,是主席保佑我的。没出过技术事故,所拍的东西都拍到了。因为当时的环境,气氛很随和。
主持人:主席在庐山的那个片子,特别经典,特别厚重。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当时,您是如何抓住那一瞬间的?
吕老侃侃而谈 甄学宝摄
吕厚民:还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关键在于主席的形象,伟人就是伟人,他是举世无双的。不管从哪个角度,正面也好,侧面也好的确与众不同。看这张照片,是1953年照的。那时中央政府二十四次会议刚结束,毛主席和周总理就站起来谈文件里的事。我集中精力选角度、抓情绪,至于他们说什么,根本听不见。你想要听他的,精力不集中,影响取景。拍了这一张以后,两个人就谈完了。差一点,都拍不上。而且当时我用另外一种机器,只有两张底片,还要放上一个一次性的灯泡闪光灯。这张照片是那种相机照的。当时要照不上,就照不上了。
主持人:一瞬间马上就过去了。
吕厚民:如果后来熟悉了,你要再想照,让主席再等一下,也是未尝不可。可当时不是这样,当时是1953年,离现在多少年了?半个多世纪了。所以这张照片,应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