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广安在线 > 活动简报 > 内容
各地各部门强化整改健全机制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发稿时间:2014-5-20】 【稿件来源:广安在线】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解决政策落实、基层基础设施、教育引导群众、联系群众等方面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整改措施、回应民声民意、健全工作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防止惠民措施“中梗阻”问题。集中排查、认真分析研究惠农惠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不完善、不配套、不落实的问题,建立台账、综合施策,确保党的各项政策真正贯彻落实。市民政局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行动。着重清查低保对象认定、低保审核审批、低保资金管理和低保信息建设四个方面的情况,解决低保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市财政局启动了排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集中行动,用1个月时间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生作业本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治山坪塘、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等方面是否存在落实政策走样缩水问题,及时整改,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市人社局将15家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保定点范围,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和费用报销;筹建广安公共招聘网,力求实现“足不出户”的招聘求职;将一些考生关切的、经常咨询的热点问题在广安人事考试网进行公布,为考生解疑释惑;开辟“绿色通道”,为伤(病)情严重人员随到随鉴,提供快捷鉴定服务。市住建局针对群众反映的广安主城区安置房“两证”办理难题,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落实相关单位和科室工作责任,明确办结时限,严格督查督办。已完成房屋产权审核登记4385件,需办房屋产权证的安置房共有4554套,完成率达96.3%。市扶贫移民局实施扶贫观念、扶贫区域、扶贫对象、扶贫项目等“七大”精准扶贫,切实解决扶贫力度深度不够、扶贫工作锦上添花较多、扶贫项目监管不够有力等问题,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用到最贫困的区域和最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市畜牧食品局开展一场主体培训、编印一册技术资料、推广一项实用技术、解决一个突出问题、形成一套有效机制、带动一片产业发展等“六个一”工程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促进惠农政策落实、畜牧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市地税局推行“免填单”制度,落实便民政策措施,纳税人在办理常用涉税业务时只需准备相关资料或口述表达,由办税大厅前台税务人员形成电子单证,纳税人签字盖章即办理完成。
打通基层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防止民生改善“不落地”问题。以解决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为原则,分层分类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利民服务、基层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管理、环境综合治理等“最后一公里”问题台账,实行台账管理,抓好整改落实。市公安局针对群众反映的“小案件”需加大力度等社会治安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出“五小警务便民服务”,已办理小案件、小纠纷、小问题、小隐患、小困难等“五小”问题494件。广安区召开专题办公会,分类建立区委常委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台账,每周一在区电视台公示问题台账和整改方案、整改进度及效果。区委常委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成功解决39个突出民生问题和89件群众诉求,涉及硬化村级公路,新建、整治山坪塘,恢复村小等工作。岳池县强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整改督导力度,实行集中交办、联合督办。各督导组协同县级21名、乡镇部门135名民情监督监测员,以面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对解决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督导结果在县电视台进行集中公示,各督导组内横向比较,差的单位约谈一把手、座谈会通报、及时补课、跟踪回访,已发出督办交办通知40个,督促整改17项,将工作真正做到了老百姓家门口。武胜县依托“1+N”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硬化村级公路、新建(修复)损毁桥梁、改造农村低电压台区、新建(维修)农村机电提灌站等突出问题,纳入县民生工程项目,计划投资17亿元实施142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基层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方面的突出问题。
打通教育引导群众“最后一公里”,防止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通过完善村(社区)服务场所建设,落实村级经费保障,健全村级班子,提升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能力。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础上,广安区今年拟新建“1+N”党群综合服务体10个,维修、改建、扩建村(社区)活动场所50个,按照行政村(含建制镇社区)1万元/年、城市社区1.8万元/年落实村(社区)办公经费,规范活动室室内布置,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前锋区财政预算500万,计划年内新建35个村、3个社区活动场所。岳池县建立社区“五清五联五直”群众工作模式,要求社区干部做到“社区区域情况清、社区党员现状清、社区居民情况清、驻地单位职责清、在职党员特长清”等“五项情况清”;实行“党群教育联抓、社区环境联治、困难群体联帮、社区文化联办、和谐社区联创”等“五个联动”;推行“岗位直领、承诺直定、帮扶直送、服务直达、意见直通”等“五个直接”,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岳池县推行“坝坝法庭”进农家,实行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教育引导群众息诉止纷,每月收集最突出、最集中的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台账,将工作场所、开庭地点搬到案发地、农村院落、田间地头,增强了法治宣传效果。枣山园区建立了23个党员便民驿站,作为党员干部接待和服务群众中心。坚持信访接待、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政策“四个在驿站”,根据党员的综合素质、个人特长、技能等情况,成立群众宣讲、纠纷调解、助农抢收、应急抢险党员自愿服务队23个,队员126名。
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防止党群干群关系“隔离墙”问题。各级党员干部沉入基层,跟基层群众一块想、一块干、一块过、一块苦,视群众为亲人,筑起了联系服务群众的牢靠基石。前锋区集中开展“吃在农家说农话、住在农家听农言、劳动在农家帮农忙、服务在农家解农忧”的“四在农家”活动,从4月20日开始,选派全区1000余名党员干部分两批进到农户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解决群众切身难题,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华蓥市在13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党代表服务岗”,确定83名党代表入驻便民服务中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督办、反馈和解释说明,并监督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单位服务质量和效能,实现了党代表服务群众的“零距离”。岳池县在乡镇建立“360群众工作站”,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离职村干部、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为主体组成义务服务队,实行定点式办公、闹钟式提醒、联动式督办,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走访群众、收集民情民意,充分依靠群众力量,用群众熟悉的方式,把问题处理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邻水县开展“认亲帮户”活动,拉近干群距离。县级四大班子、县级各部门与对口联系乡镇的困难群众认亲,各园区、各乡镇与本地的困难群众结队认亲4700余对,认亲党员干部主动下基层走村入户、听民情、出点子、讲政策、解民忧。广安经开区制定联系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对接帮扶机制,严格落实“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套班子”政策,搭建融资平台,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努力化解企业经营不利因素,深入企业收集意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确保各项重点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总投资30.5亿元的利尔化工、甲醇制芳烃等6个项目落地经开区。协兴园区针对行政区划调整后,群众普遍反映的办事路程远、成本高的问题,增设便民服务点、整合村“三职干部”力量等,开展窗口服务群众评议活动,群众办事逐步实现一站式。
编辑:群教办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