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济观察)未来产业“这盘棋”,上海如何“落子”?
中新社上海12月13日电 (浦帆)近日,中国科技部、教育部发文确定10个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上海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上榜。10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争取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未来产业”成为高频词。
什么是未来产业?上海发布的《行动方案》将发展着力点指向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方向。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表示:“未来产业就是上海产业发展的‘后天’。”可见,未来产业对于上海来说并不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而是强调培育,为“后天”发展带去动能。
“上海提出的五大未来产业,我觉得它遵循了人类技术演进的规律和趋势。”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丁国杰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产业就是要解决诸如生命健康、环境能源等全球性难题。
此外,上海在选择五大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时,也同样考虑了上海的基础优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就提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六个重点行业。至今,六个重点工业行业产值增长了13倍,夯实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基础。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告诉中新社记者,近年来上海已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引领的三大先导产业,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为支柱的六大重点产业。
依托“3+6”新型产业体系,上海已经具备发展未来产业的扎实基础。比如在未来健康领域,上海集聚了中国1/3的细胞治疗研发企业;在未来智能领域,上海连续五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打造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上海“朋友圈”,2021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5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海的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诸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基础,但随着5G、大数据、元宇宙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不同产业资源相互渗透重组、加乘借力、边界消弭,跨界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显著趋势之一。“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沈开艳表示。
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元宇宙,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逐渐赋能千行百业。“公司十年来坚持AR赛道,与产业链的高效融合也加速了公司在上海各产业的落地。”亮风台高级产品总监魏超群介绍,如协助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AR远程目击试验和AR远程审查,打造企业集团AR智能运维系统、AR汽车营销等。
“从未来产业角度,很难说上海现在已经形成了集群,但努力的方向十分明确。”丁国杰说。
沈开艳建议,面向未来,上海要想扩大产业集群,应向德国、美国等已形成“前沿科技聚落”的国家借鉴经验,并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让企业对中国的市场、上海的未来有信心,做成百年企业,而不是竭泽而渔。”(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